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红薯百科 >

立体种养鼓起稻农钱袋子

时间:2020-09-19 18:04
    9月17日傍晚,曹妃甸十农场和新村稻农李平忙得不亦乐乎:他和妻子戴着头灯在稻田边的沟渠围埝内抓螃蟹,白天要去城里把这些螃蟹卖掉。“国庆节就要到了,这些螃蟹的价格已经涨了很多,现在平均三两左右一只的螃蟹能卖到70元一斤,不算水稻的收入,仅螃蟹我就能收入3万多元!”稻蟹立体种养模式,着实给李平带来了不少实惠。

  十农场位于曹妃甸区西部,水稻种植面积达3.6万亩,占该场全部耕地面积的90%。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这里的群众就开始开荒引水种稻,那时,受品种单一和化肥等生产资料短缺的制约,水稻亩产量只有五六百斤,农场提出“800斤‘过黄河’、1000斤‘跨长江’”的目标经过20多年才得以实现。

  近年来,为帮助稻农增收致富,十农场积极联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稻作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引进7233、E28等多个市场畅销的水稻高产新品种。在水稻生长期,除了做好水电、各种农资的后勤保障,确保稻农没有后顾之忧外,他们每年都要组织近百个种地大户到辽宁省盘锦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同时,当好稻农的“勤务兵”,积极联系外地大米加工企业,保证稻农不出现卖粮难。

  在农场农技部门指导下,各村队不少稻农纷纷搞起稻田养蟹、稻田养小龙虾等特色立体种养,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李八廒村的李全振今春在80亩稻田内放养了60公斤蟹苗和115公斤小龙虾苗,在稻田旁建起垂钓园,他通过快手、微信群等方式联系到20多位唐山市民。这些市民与他签订稻田认养协议,闲暇时来他的稻田垂钓游玩,这些不喷洒农药的稻谷秋后会全部高价收购,亩效益比常规种植多1500元。

  “这些年我们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发展立体种养,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当日,看着眼前一望无际丰收在望的稻田,正在用无人机给自己承包的260亩水稻喷洒最后一次叶面肥营养剂的兴唐村村民孙永全十分高兴,“今年的水稻全部是农场推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经测产亩产750公斤没问题!”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