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红薯百科 >

在宇宙中育种培育出的大米种子,产量品质如何?遗传性状稳定么?

时间:2020-06-20 02:15
    摘要:经历3天的航天旅行后,土是宝先前交付给北京的航天育种部门的25克、1000粒的松江大米种子,又回到了合作社。   

  初夏时节,走进沪上产量区松江区的田间地头会发现,少了传统农耕时期的“面向黄土背朝天”,顶着日晒雨淋辛苦劳作的农民和大水牛,而多了五花八门的铁牛、无人机,和驾驭他们的机手和“飞手”。

  科技正改变着农业,在上海松江新浜镇的一家名为土是宝的农业合作社,这里从无人机撒药、自主研发有机肥施肥装置,以及数字化监测田间管理,俨然成为松江区粮食现代化种植的“样板”。而近期,合作社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正尝试松江大米的航天育种,进一步掀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革命”。   

  经历3天的航天旅行后,土是宝先前交付给北京的航天育种部门的25克、1000粒的松江大米种子,又回到了合作社。与送时不同的是,经历航天环境对大米种子的转换,这些种子将可能发生在地球环境中无法产生的变异,当中可能选育出更高质量的大米品种。

  农以种为先,优良品种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种源方面提升大米品质,这也是一向偏爱新技术的合作社负责人何杨阳,在松江首家试水航天育种的原因。

  “航天育种”在不少人看来,听起来像是新名词,其实已经伴随人类的航天事业走过了三十多载。航天育种,就是将普通种子送往太空,使其在太空中的独特环境下进行变异的育种方式。经历与合作单位的多次接洽,何杨阳俨然已经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同记者娓娓道来他的这一新的“农业梦”。

  何杨阳介绍,利用太空飞行器将种子带上太空后,利用特有的太空环境条件,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因素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各种基因变异,再返回地球选育出植物的新种质、新品种。

  如今经历航天旅行的种子已经回到何杨阳的手中,接下里是地面攻坚过程。据了解,由于这些种子的变化是分子层面的,想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必须先将之播种下去。一般从第二代开始筛选突变单株,然后将选出的种子再播种、筛选,让他们自交繁殖,如此繁育三四代后,才有可能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突变系。   

  选育工作专业、繁复,为此土是宝将航天“种子”交予了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专业部门,希望借助专业力量火器培育最终稳定性的“太空种子”。

  相比其他的地面育种方式,航天育种缩短了育种的周期,同时因为天空环境的特殊性,可能产生地面无法产生的有益变异,从而助力于松江粮食种植的品质。同时,何杨阳也坦言,太空育种具有不确定性,“并非送上去的种子都会产生变异,也并非产生的变异都是有益的变异”,但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是“爱做梦”的何杨阳不懈的追求。其中,航天育种就是何杨阳实现“农业梦”的一部分。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继去年在松江首家研制有机肥施肥机械化装置后,何杨阳筹划的“数字”农业近期也取得新进展。通过在植保机械搭载传感器等方式,何杨阳带领土是宝专业合作社土是宝500多亩粮田已经实现在线监控,点击某一地块的图标,即可获得施肥、打药等田间管理信息,这些数据可以即时传输到开发的在线平台。“客户可以在线关注植株的生长过程,这样畅通了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为将来实现更大规模的‘会员制’销售打基础。”何杨阳对农场未来的发展信心很足。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