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红薯百科 >

湖北:“老把式”遇瓶颈“新稻路”该咋走

时间:2020-01-14 00:14
    春耕节骨眼上,湖北省浠水县西洋河水稻合作社理事长卢华有点着急上火:今年种什么品种的水稻?怎么种?种了10多年水稻,突然不会种田了,卢华的“春耕烦恼”,也是全省许多种粮大户面临的新困惑。4月12日,湖北省水稻观摩现场会在监利召开。25名种粮大户、合作社理事长和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碰撞新理念,学习新技术,探索“新稻路”。

  “老把式”咋不灵光了

  在监利县三丰农机合作社水稻育秧基地大棚,插着10多个水稻新品种,天门市瑞丰合作社理事长鲁文武一边看,一边做着笔记。“年年种,年年赚不到钱,感觉种田的老经验不管用了!”带着疑惑,鲁文武来到监利,寻找破解之策。

  鲁文武种了30年粮食,种粮是他最拿手的本领。谁料,这个“看家本领”突然失灵了。两年前,鲁文武带领的合作社种植了2000亩水稻。稻谷丰收了,运到粮库,价格却低于收购价2毛钱,原因是品种杂乱、品质平平。鲁文武只好将稻谷拖了回去。他等了几个月,找了多家大米加工企业,稻谷仍然卖不上价钱,最后,不得不以低价出手,亏了几十万元。

  鲁文武的遭遇,黄梅县中顺农民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陈忠感同深受。合作社与广东一家大米加工销售企业长期合作,合作社将稻谷运往广东,加工成品牌大米出售。

  5年前,陈忠渐渐发现“稻谷不好卖了”。一样的品种,一样的种植方式,稻谷价格却一年比一年低,广东那边的理由是“品质太差,市场不好销”。有一次,一批稻谷运过去,大米加工企业检测后,认为不宜加工成大米,拒绝收购。怎么办?拖回去,还得支出运费,无奈之下,陈忠将这批大米低价抛售给当地一家饲料厂。如今,市场怎么了?田到底应该怎么种?种粮大户们不约而同地发问。

  以往,省内一些大米加工企业,收什么样的稻谷,就加工什么样的大米,既不讲品质,也不讲特色。随着市场的变化,低端大米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企业主动联系省农科院,要求量身定制企业自身需要的稻谷新品种。简而言之,稻谷卖得好不好,市场说了算。

  然而,对于市场的变化,少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然后知后觉,受惯性思维影响,他们仍抱着种“政策粮”的想法。受此思想影响,一些种粮户多年来种植品种陈旧、模式单一、忽视品牌,市场风向一变,难免出现销售困难。

  不种优质稻就没有出路

  在两天的学习观摩中,种粮大户们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思路不断开拓,信心也大大增强。监利县名宇米业公司展示厅,一款精美包装的富硒大米吸引了种粮大户的目光。得知这款富硒米每公斤售价超过16元时,大伙儿心中一震。“不种优质稻、特色稻,就没有出路。”汉川市大地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裴金刚由衷地感慨。

  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罗昆介绍,近年来,该省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推广了一批“水稻+”绿色高效模式,虾稻、再生稻、特色功能稻、高档优质稻的优势产区正在形成,全省优质稻的种植率达到了77.3%。

  发展水稻产业,眼光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水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湖北水稻产业更具竞争力,各地探索了一批稳粮增收的新路子。

  襄阳,探索稻经轮作模式,既提高了效益,又解决了稻草综合利用的问题。应城,提档升级优质糯稻,通过五粮液、茅台酒、三全食品等国内酒业和副食品加工巨头的订单收购,每亩糯稻较普通水稻可增收200元。宜昌市夷陵区,将水稻产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衍生出稻田观光、稻田艺术、稻田运动等特色产业。

  换种思维来种田,走出具有湖北特色的“新稻路”,一个小小的现场观摩会,给大家无尽的启示。

  

------分隔线----------------------------
推荐内容